您当前的位置 : 中共天津市委统战部 >> 专题 >> 党外人士话天津
 
党外人士话天津|寒露来临,“悲秋”情绪加重,小心“退潮综合征”!
来源:天津广播    2024-10-09 小字号

凄凄寒露凝

袅袅寒风动

  国庆假期结束,迎来新一轮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同时迎来寒露节气——“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进入深秋,人们的身体和情绪和也会有一些波动和起伏,季节变化带来了哪些健康风险?寒露到来如何防范呼吸系统疾病?怎样调节多变的情绪,活力满满,舒畅愉快的度过静美秋日?

一起天津

  天津新闻广播联合长芦汉沽盐场“芦花”品牌共同打造的融媒体访谈服务类节目《一起天津》,每周日17:05-18:00在天津新闻广播(FM97.2 AM909)播出。

  在10月6日的节目中,主持人黑丹邀请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精神科主任医师,致公党市委会副主委李洁;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肺部肿瘤科主任医师,致公党河西区委会副主委尤健做客直播间,带来专业建议和权威见解,让我们一起守护健康、温暖同行。

 

本期嘉宾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精神科主任医师,致公党市委会副主委 李洁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肺部肿瘤科主任医师,致公党河西区委会副主委 尤健

 

  ↑直播间合影照片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肺部肿瘤科主任医师,致公党河西区委会副主委尤健(左)

  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精神科主任医师,致公党市委会副主委李洁(中)

  主持人黑丹(右)

  通过“一起推荐官”李巍的介绍

  来了解下他的推荐理由

“一起推荐官”李巍:

  今天请到的两位嘉宾来自医疗领域,不论是临床经验还是学术研究可以说是代表着各自领域最前沿、最尖端的水平。之所以请到李洁主任,是因为国庆假期结束,同时进入到深秋季节,人的情绪也会有一些影响,就像有句诗说的“万里悲秋常作客”,那么到了秋天如何才能缓解情绪上的一些问题,我想李洁主任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很好的建议和方法。

  还有句话叫肺气不足易“悲秋”,那么秋天养肺也是正当时,今天我们还请到了尤健主任,他可以说在肺部疾病方面,特别是胸外科领域主导着最先进、最顶尖的医疗技术。那么他也会在节目中为广大听众朋友带来一些肺部疾病的防护、治疗知识,科普的同时也会为大家介绍目前胸肺领域有哪些最新的治疗方法和前沿科技。希望这期节目能帮助大家平稳健康的度过一个美丽的秋天。

  节目音频⬇️

《一起天津》:寒露来临,“悲秋”情绪加重,小心“退潮综合征”

以下为本期节目访谈实录⬇️

  01

  假期结束,如何调整节奏,满血复活?

  黑丹

  国庆假期已经结束,我们开启了新一轮的工作和学习生活。在节日的放松和欢聚之后,我们也要逐渐的调整身心状态,恢复日常的生活节奏了。很多人会担心会出现节后综合征,比如拖延、消极等等一些负面的状态和情绪,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李洁

  这个现象还是比较多的容易出现的,因为在节日期间我们可能睡眠不像之前这么规律,我们饮食也不像之前一日三餐,有规律的进食。很多人从繁忙的工作当中一下子休息下来了,有时候会和家人朋友聚餐,还会有一些人外出游玩,做一些平时想做而没有时间做的事情,比如说玩玩游戏,看看电影,其实这些都很好,关键是有的时候做这些活动做得太多了,饮食和睡眠不那么规律了,一下子如果回到工作岗位上,可能就会出现所谓的节后综合症。

  节后综合征常见的:比如我们的睡眠的紊乱,晚上睡不着,因为前几天都是比如说玩玩游戏、刷手机、看电影、朋友聚会到很晚,第二天也很晚的起,那么这样连续几天可能生物钟就形成了,睡眠已经后移了,一下子要调整到之前的状态,可能就需要时间。

  还有胃肠的紊乱,这几天可能和朋友聚餐,暴饮暴食比较多,大鱼大肉都吃了不少,有的人胃肠就会不舒服,还有的人可能是喝点小酒,甚至喝大酒,可能这个也会引起我们胃肠功能的紊乱。

  还有就是“退潮综合征”,从节日的这种喧嚣热闹当中一下子又回到了工作的状态,或者说比较冷清的状态,可能一下子也不太适应,也容易引起情绪上的变化。

  黑丹

  节后不适的情况,在不同人群中有哪些不同的表现?

  李洁

  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的工作内容,或者不同的学习内容的人,可能也不太一样,像中小学生,休息了几天之后,可能就面临着要回到学校上学,往往在开学之前或者刚开学的时候是儿童心理门诊当中病人最多的时候,因为这几天玩得挺高兴,一到上学就出现压力了,比如作业没有完成,或者老师说了一开学进行考试,孩子比较紧张,轻的就是比较紧张焦虑,睡觉不好,非常担心。重的可能就会选择逃避,上不了学,不想去,有的孩子会出现肚子疼、头疼,反正总而言之不舒服,去不了,还要再休息,在学生当中非常常见。为什么节后还有假期之后,门诊的小患者会增多,因为家长着急,希望孩子赶快恢复到学校学习的状态,所以就会冲突比较多,病人就比较多。

  还有职场的,放松了几天,然后回到职场,一下子工作压力就来了,又临近年底,所以职场人也会有一些焦虑和抑郁的情绪。还有老年人,可能这几天孩子会来看望老人,大家在一起都很高兴,然后孩子一回去之后,“退潮综合征”就很明显,感觉到孤单、冷清等等,所以不同年龄阶段的人,他的心理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黑丹

  面对假期后的心理疲劳,情绪波动,还有哪些日常调节情绪缓解压力的小建议,如何通过健康的生活习惯,逐步恢复状态?

  李洁  

  那么对于节后,在假期临近结束的时候,比如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回归到正常的作息,到点睡、到点起,吃饭也要让自己的胃肠道休息,以清淡的饮食为主,这是在对我们身体方面的调节。另外在我们的生活内容上,也要让自己收心,我们总说孩子收心,其实我们成人也需要收心,要做一些放松运动,看看书、听听音乐,让自己安静下来,调整情绪,这样我们才能够以更饱满的情绪来迎接我们新的工作。在平时的工作生活当中,我们也要注意劳逸结合,一方面当然我们要积极的工作,第二个也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通常压力来自于对自己的要求比较高,所以我们还是要实事求是,按照客观的能力来制定目标。还有就是提高能力,工作能力游刃有余的时候,当然压力就会小。如果是一个特别难的任务超出了能力之外,压力肯定大,所以我们要提高能力,制定合理的目标。此外,劳逸结合,注意有工作、有放松,比如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时间来发展兴趣爱好;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有三五好友,有社会支持系统,当有不愉快、有压力的时候,可以有朋友来倾诉,来得到支持,支持也是很重要的。当然如果这些调整都帮助不到您,觉得这些调整都不够,还有很大的压力,很大的困惑情绪问题,这个时候就要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了。

  我们天津市安定医院是天津最大的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疗机构,住院病床有1400张,平均每天有2000人次的门诊量,就是每天有2000多人次来寻求我们专业人员的帮助大家对医院、对看心理疾病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接受,这种“病耻感”是越来越轻的。我们的诊疗范围除了一些重型的精神疾病,比如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之外,其实现在增加更多的是一些轻度的像焦虑、轻度的抑郁以及另外一些适应的问题,压力导致的一些问题。比如工作学习的效率不好,人际关系有问题等等,这样的一些适应性的问题,还有发展中的问题,比如说有的人希望更好的发展,解决目前的一些困惑或者困扰,这些也会寻求我们专业人员的帮助。

  02

  寒露更添凉意,呼吸系统以及肺部疾病如何防范?

  黑丹

  假期过后,不仅是心理上要适当调节,身体有的时候也会感到一些不适,是不是呼吸道系统疾病也会有所增加?哪些疾病比较常见和高发?

  尤健

  确实,长假期间很多朋友都会出去旅游或者说回家探亲,这样就涉及到很多旅途的劳累,旅途过程中很多像火车、飞机都是密闭的空间,再回到家庭或者到一个旅游的地方以后,可能有更多的娱乐活动,经常熬夜,这些都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力。

  同时因为现在已经进入秋天了,早晚的温差比较大,尤其北方天干物燥,都会对呼吸道有一定的损害,可能就会诱发很多呼吸道的疾病,碰到最多的就是感冒,感冒实际上它也是一种病毒,但是跟咱们平时说的冬天的流感是不一样的,感冒它是一个比较轻的病毒感染的症状,所以节假后可能最多的呼吸道疾病大部分都是感冒,而且感冒它有一定的潜伏期,所以说可能过节期间感染的,回来以后回到家庭,或者回到你的工作状态上班了,正好潜伏期过了, 反正上班以后发烧,咳嗽,就这些症状全出来了,所以过节期间劳累还是应该注意避免的,劳逸结合,把时间安排好。

  黑丹

  大家如何来区分感冒、流感和肺部疾病的不同症状?疫苗打还是不打?

  尤健

  我们其实碰上最多的是感冒,它也是种病毒,造成感冒的大部分是鼻病毒,一般都是集中到上呼吸道症状,就是发烧、鼻塞,就这些症状不是会特别重。比感冒要厉害一点就是流感,感实际上是流感病毒造成的,不是鼻病毒,这种情况下就会可能高烧、乏力,甚至出现寒战,就说更严重的症状。流感有一定的潜伏期,多数流感是1~4天潜伏,但是自然病程一般来说,一周左右就结束了。比流感更厉害的可能就是肺炎了。肺炎的原因会很多,包括气管、支气管炎,其实跟肺炎就是部位的不同,病毒可以造成,细菌感染也可以造成,支原体感染也会造成。所以根据它的部位,有的感染集中在上呼吸道,可能就是气管、支气管炎,有的感染随着蔓延进入到下呼吸道就进入肺炎了。致病的病菌不一样,类型不一样,表现的部位也不一样。

  疫苗其实原则上还是建议的,因为有一些老年人或者是易于感冒的人群,他打流感疫苗,会提前在体内有一定的抗体,这样的话,只要病毒的病毒载量不是特别多的情况下,不会得流感的。老年人如果一旦得流感了,不光影响肺,肺不好会影响心功能的,所以说很多老年病会因为流感会加重,甚至出现危险,所以说尤其一些抵抗力比较低的老年人,其实还是建议打流感疫苗的。

  黑丹

  本市在肺部外科手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突破,在国际上率先开展了全孔道机器人肺癌根治术,手术切口仅有8毫米,精准度大幅提升,这一前沿尖端技术的日渐成熟能为哪些患者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尤健

  首先,我想跟朋友们澄清的是机器人手术不是机器人在做手术,而是医生操控机器人,实际上就可以理解是一个很高级的机械臂,机械臂有自己的特点,它有一个超过人眼分辨率的一个摄像头,而且是个3D的摄像头。第二,机械臂精准度和灵活度是超越了人手,就是它可以灵巧的工作,人类做任何手术手部都有震颤,而它可以把手的轻微颤都过滤掉,所以这样子的话,它可以达到一个更精准的程度。

  机器人手术目前开展的会越来越多,现在是个趋势,不论在发达国家或者在我们自己的国家,在手术机器人上都有一个飞跃的发展。手术量也是逐年升高的,在胸外科主要适用于两种病人,一种虽然肿瘤很小,但是位置特别深。肺就像个树,有些肿瘤是长在树梢上的,那就简单。如果这个肿瘤不长在树梢上,长在树的某一枝干上,或者在整个树冠的中间,可是这种肿瘤恶性程度又不是特别高,不需要去把叉砍掉,只需要尽量把一个段把它切掉,尽量保肺,这个时候是机器人是最大的用处,它可以做极其精准的解剖,这样子的话又能保证肿瘤切干净,又可以保留更大的肺功能,这是一方面。第二方向就是一个比较晚期的肿瘤病人,现在包括我们医院院士新开展的一个海河重点实验室的一个攻关项目,就是肿瘤疫苗治疗,通过这种前期的治疗以后把肿瘤缩小、控制,再去做手术,这种病人可能在肿瘤周围有就有很多粘连,这种情况下也是特别适合机器人手术,机器人手术它可以把周围的大血管很好的控制住,同时可以在10倍甚至30倍视野下的精巧放大,把血管和气管剥离出来,把病灶切除,然后再利用它的精巧的机械臂把气管和血管重新人工再接上,这也是机器人是最大的一个优势。所以机器人是在这些比较高精尖的手术上,更有用武之地。它是从治疗理念和技术上其实都是一次巨大的飞跃。

  黑丹

  肺部疾病,比如肺炎、肺结核,包括肺癌等会导致肺的小结节,一旦出现肺小结节,大家就特别紧张,会高度重视。那么关于肺小结节的诊断治疗,能不能科普一下?

  尤健

  现在胸外科门诊其实就可以说绝大多数病人都是小结节,而且现在肺癌的疾病谱其实也变化了,像大的胸外科中心90%的手术全是肺小结节,但很多朋友是有误区的,认为所有结节都有问题,不是这个概念。绝大多数结节都是一些炎性的结节,比如结核,或者过去有其他的感染,或者是在尘埃环境中待的时间比较长,有一些职业的暴露,会造成肺内的炎性结节,多数就是我们自己叫炎性肉芽肿的结节,这种结节反而倒不考虑是肿瘤。就像CT很多报告的“竖立状结节”,其实多数都是这种炎性的结节,不用担心。

  真正对我们医生来说有意义的结节是叫“磨玻璃结节”。要看一个是大小,一个是密度,一个是形态,不能光看“磨玻璃结节”的大小,其中相当一部分确实是有可能是肿瘤或者是早期的肺癌,但是“磨玻璃结节”是属于肺癌的一种特殊的类型,它是惰性肿瘤。一发展很慢,它需要很多年“磨玻璃结节”才有可能发生变化,而且“磨玻璃结节”如果是在“纯磨玻璃结节”状态下,一般是不会发生转移的。而且“磨玻璃结节”还有一个特点——容易多发,所以说朋友们如果碰上有“磨玻璃结节”,千万不要紧张,不用说“磨玻璃结节”一发现了就要去做手术,其实没必要。我们要根据“磨玻璃结节”的形态、密度,或者它的多少,甚至在肺的不同的部位,综合评估去决定是否手术。为什么?因为肺不可能反复去做手术的。如果在一个很稳定状态下的肿瘤,切掉它以后,肺再发生问题的话,再做手术的几率就小了。所以说很多治疗的理念是,权衡肿瘤对人体的危害情况下,去决定是否做这个手术的,是否做下一步治疗的。所以不要谈结节色变。

  “磨玻璃结节”只是早期肺部惰性肿瘤的一种,发生了正确面对,定期复查,多数都对人的生命是没有任何影响的。

  黑丹

  目前早期肺病、肺癌的筛查已经成为了预防的一个重要手段,哪些人群最应该定期进行相关的筛查?

  尤健

  实际上肺癌早期是没有任何症状的,如果出现症状了,其实多数都是中晚期,但是现在确实有一些危险人群的情况下,要去做肺癌筛查,比如长期吸烟的,这是一个;第二是有一些职业暴露的,比如像过去的有一些石油化工那种过去防护不好的,一些工业像煤矿或者是厂矿的,或者说你工作是在室外暴露,比较多的尘埃环境,这些工种算是比较危险的职业暴露的人群。再有一个,有既往病症的,比如有慢阻肺,或者有一些既往肺功能不太好的,肺纤维化的患者的要注意,因为反复的炎症刺激,会可能诱发一些肿瘤。再有一个既往家族史的患者,这类人群可能需要去更密切的随访,去做定期的去筛查。最有效的筛查对肺部疾病来说其实就是低剂量的CT,因为只有CT才能筛出来比较小的一些结节,就像刚才我们说的有一些比较小的“磨玻璃结节”,普通的胸片,只能看到一个大面的结构,看不到细节,所以有效的筛查目前来说最有效的就是CT。在这些危险人群中,比如说长期吸烟的,50岁以上的,有危险职业暴露的,有家族史的,这种患者可能建议1~2年做一个低剂量CT做筛查。

  03

  芦荻轻飞,秋浓夜凉。如何调整心态,防“秋悲”

  黑丹

  有一种情绪换季叫“悲秋综合征”, 季节变化为什么会对人的情绪带来影响和波动?

  李洁

  秋冬季可能更容易出现的是抑郁的情绪,因为抑郁也和我们的光照有关系。秋天北半球光照时间也短,在户外的时间也比较少,这样接受的光照就会比较少,我们脑内像5-羟色胺等等这类和我们情绪相关的这种神经递质的浓度会降低,所以就会产生抑郁的比较多。我们国家还好,像北欧的那些国家出现季节性抑郁症的发病率就会比较高,是因为那个时候他们可能接近极夜,所以光照时间少,抑郁出现的比较多。在这个时候我们也要关注自己的情绪和整个的状态,当你觉得你可能跟之前比起来情绪没有那么好;动力没有那么强;原来想做的事现在觉得有点懒,没有什么意思;或者以前喜欢的,现在没有那么喜欢了;身体也觉得更容易疲惫,甚至出现了睡眠不好,进食不好这样的情况,就要引起关注了,要及时的去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让专业人员来判断一下,你是正常的一个情绪的波动,还是达到了抑郁的诊断标准。

  黑丹

  遇到情绪和心理问题,如何来调整过度?

  李洁

  情绪有变化有波动,其实也没那么严重,我们首先要自己能够觉察,当你觉得你调整不了,或者影响你的生活工作了,那就要去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了。

  比如说孩子遇到这方面的问题,现在安定医院的儿童青少年科确实工作量比较大,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寻求帮助,那么有很多是孩子自己主动要求来的。现在的孩子为什么有的家长说以前我们生活条件没有那么好,但是我们也都挺快乐的,现在各种这种物质条件都很好,但孩子反而不快乐,各种厌学或者甚至自伤的都会有出现,那么这个和我们的社会压力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亲子关系,家长传递给孩子的这些压力等等,还有家长和孩子交流的时候不恰当的方式,我觉得都会给孩子造成非常大的压力。所以有的时候我甚至觉得,我们的家长可能更需要帮助。所以我们家长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不要只在理性的层面上给孩子讲大道理,因为这个道理其实孩子也都明白,但家长不理解的是孩子的体验,孩子的感受,我们家长是不是居高临下以一个说教者的方式来和孩子交流,是不是理解孩子当时听到这些话的时候的感受?比如说孩子考试没考好,他可能心情也很难过,他也不是不想考好,但是如果没考好,家长回来一通批评,那么就在他本来不好的情绪上就更增加了他的低落,那么孩子就会觉得我不行,就会丧失自信心。如果这个时候家长能够给孩子更多的,我们说共情到这种情绪的低落,这种无助,我们给他提供帮助,这个时候我们就是一个强大的支持,无论学的怎么样,你都是我的孩子,我都会爱你,我们都会支持你,那孩子就会感觉到安全。当他感觉到安全的时候,他才能有更多的能量去想我如何提高,如何改变。当他觉得不安全,没有安全感的时候,他的能量可能就集中在如何保护自己,如何跟家长去对抗,其实是不利于他去反思的。所以我觉得家长能够共情,能够理解孩子的情绪,理解孩子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家长交流的时候,我觉得更多的要站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和孩子进行交流,更多的站在他的立场上考虑他的感受。

你有梦想吗?

你有心愿吗?

我们帮您办!

  每期《一起天津》节目后半时段,都将开启一场“帮伴”之旅,以嘉宾之所能所知所长,用帮助的力量与陪伴的温暖,去助力每一个心愿达成。在节目进行中,有多位网友留言咨询。

  01

  

  我儿子16岁今年上高二,最近这段时间情绪非常低落,有点抑郁。孩子是得了心理疾病吗?

  

  李洁:我觉得要从横向和纵向来比,纵向的就是和自己比,比如他现在16岁,跟他14岁、13岁的时候比。他那个时候是这样吗?孩子是不是现在比那个时候情绪低了,不那么活泼了等等,自己和自己比,看有没有变化。还有横向比,和同龄人比,都是16岁都是高中生,和其他的孩子相比较,是不是更加的情绪低,更加的动力差等等。所以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就能判断这个孩子是正常的情绪波动,还是说他真的患上了抑郁症。

  02

  

  一到秋天,早上就会咳嗽、痰多这种症状,是否可能预示着肺部有疾病,应该如何来判断这些症状的严重性,该怎么去做检查?

  

  尤健:如果是一到秋天,主要是可能是气候的变化,早晚比较凉,所以说经常会有咳嗽、痰多的情况下,多数就是上呼吸道可能刺激以后出现的一些问题。但具体什么问题,第一得结合抽不抽烟,第二每年都是这样子的话,有可能就出现慢阻肺的情况。具体症状是否严重。

  要看跟既往的比较,如果每年到秋天都出现这个问题的话,可能就是一种既往的一些叫慢阻肺的症状,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用一些药物去缓解。如果以前没有这些症状,而且咳嗽、痰多会时间比较长。

  出现发烧了,甚至痰中有血了,这种时候一定要去赶紧就医,最有效的就医方法就是当然做一些血检,同时如果你有很长时间没做CT了,做一个低剂量或者普通剂量的CT,把可能的危险因素尽量排除,不要讳疾忌医。

  03

  

  自己不吸烟,体检发现肺纹理增多,这是怎么回事,需要进行复查和治疗吗?

  

  尤健:其实肺纹里增多,多数是集中在照胸片的一些报告,这个得客观的看,因为肺纹理增多,有一部分是因为照胸片的剂量的关系,曝光显影不是特别好,有可能会出现肺纹理感觉上可能会比较多。还有一种确实是肺纹理多,一般都是肺的间质性的病变。炎症或者心脏心衰病人也会出现肺纹理增多的,就是肺淤血状态下肺纹理也会增多。

  所以这种情况下是器质性的病变,有可能就是要去呼吸科或者心脏科去就诊、去调整。如果单纯的出现肺纹理增多的话,也不用紧张,客观判断不行的话,可以有条件的时候,在查体的时候加一个胸部CT就能更好的判断这个是不是真正的肺纹理增多造成的疾病了。

  04

  

  常说春困秋乏,进了秋天就感觉挺疲惫的,睡眠质量不好,心烦意乱,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改善睡眠质量,舒缓情绪?

  

  李洁:睡眠障碍其实在我们人群中出现的特别多,睡眠障碍大概简单的说可以分两种,一种是由于其他的疾病引起的,继发性的睡眠障碍,比如说抑郁症,肯定会有睡眠障碍,还有一些人比如说他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就是打鼾很严重,也会影响睡眠。对于这一类患者肯定是要首先治疗原发症,病症缓解自然就睡得好了。

  那么还有一部分原发性的失眠,没有其他的问题就睡不好觉,这些也非常的多见,有的人就习惯性的失眠。其实这一类患者常常来自对失眠的恐惧、紧张、担忧,比如说由于某个时间段,由于某一些原因,压力大了或者过于劳累了等等,可能有点睡眠的问题,有的人就非常的恐惧,非常担心,说我千万别睡不好,睡不好怎么办?就会导致后面一系列的问题。那么对于这种失眠的这种担忧、焦虑其实是反而加重失眠。所以首先我们要正确看待失眠的事,每个人睡眠的时间都没有固定的,没有一个普适于每个人,比如就要睡6个小时、睡8个小时,其实我们每个人对睡眠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只要第二天精力充沛,不感觉困倦就可以。第二个如果要是轻度的睡得不好,也不要那么紧张,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的调节,比如说晚上临睡前不要看特别激烈的电影,也不要剧烈的运动,白天或者傍晚的时候可以做一些运动,然后饮食的调整,晚上也不要吃得过于饱等等,去除这些影响我们睡眠的因素。睡前可以听一些放松的音乐,有一些助眠的音乐,甚至一些冥想念等等,帮助我们来放松,帮助我们入眠。

  如果这些办法都不能解决问题的话,适度的吃一些睡觉的药也没有问题,也不要谈药色变,觉得我吃上了我就停不了了,就成瘾了。其实没有那么可怕,有的时候药物会帮助我们建立一个节律,比如这段时间睡得不好,吃一段时间,当生物节律建立起来之后,就可以逐渐的把药停掉,这都没有问题。所以对失眠不要那么紧张。

  

 
 
中共天津市委统战部版权所有 津ICP备140038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