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天津市召开2025年全市社会主义学院院长会议,深入落实《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和第十七次全国社会主义学院院长会议精神,全面回顾总结全市社院工作,部署安排今年工作任务。
2024年,市社院坚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凝心铸魂,做实“三个坚持”,充分发挥统战人才教育培养主阵地作用:坚持“社院姓社”,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各类培训班次主课必修课,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主体班次必学内容,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员头脑,让政治学院底色更加鲜明;坚持拓展共识教育覆盖面,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次41期,面向基层开展宣传宣讲267场次,线上线下共计培训7100余人次,培训规模创新高;坚持改革创新,积极打造教学教法特色品牌,成立“学员调研组”,开发“重走总书记考察路线,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等3条特色主题教学线路,创新打造“冠军之路的坚韧与辉煌—学习践行女排精神”主题访谈式教学品牌,授课效果广受好评。
2024年,市社院加强“顶层设计”,推动改革谋发展实现新突破;加强理论研究,国家重点课题实现新突破;推动成果转化,咨政建言实效有新突破;深化文化交流,擦亮中华文化学院金字招牌实现新突破;强化协同联动,全市社院创新发展联合体建设取得新突破。市社院以这“五个突破”为抓手,全面提升服务大局能力。
一年来,全市各区、高校社院坚持“社院姓社”,深耕共识教育,服务中心大局,推动教学培训、科研咨政、自身建设提质增效,统战教培实效更加凸显,文化共识教育品牌特色鲜明,实践教学形成特色培训品牌,科研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师资队伍建设持续加强。
会议上,全市部分区、高校社院代表围绕特色工作进行交流发言。和平区社院重点分享共识教育培训和新型智库建设经验,创新推进“三加”培训工作法,即“理论+实践”教学方式、“内部+外聘”师资库、“讲台+舞台”培训方法,构建“统战文化+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历史文化”教学模块。目前已完成统战文化地图点位初稿及24位统战人士点位整理,以五大道百年统战史为主线,围绕“建筑可阅读”主题,深度整合城市历史、街区历史、统战历史,打造浸润式“统一战线行走的课堂”。
西青区社院打造“科创西青·创新发展之路”等8条教育培训研学线路,推进“社院+职能部门+学员+基层群众”“三问三解”协同联动调研活动,打造西青党史教育阵地、心理健康疏导教室等平台,创新实施“教学培训+实践调研+成果反馈”深度融合工作模式,开展“双师护航 赋能提质”教研咨共建活动,持续擦亮“淬炼出精品、讲台铸忠诚”教师专业技能擂台赛活动品牌,推动政治引领、教学培训、科研咨政、自身建设提质增效。
宝坻区社院创新举办老带新民营企业家充电营,累计参与530人次,实现代表人士全覆盖,党外人士同心向党认同感进一步增强。结合宝坻区特色优势,打磨推出《坚持以文润城 感悟了凡思想》等课程,组织骨干教师围绕宝坻区潮白河开发与保护开展课题研究,完成高质量咨政报告。开展“寻美·宝坻”主题活动,改造提升京津中关村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扩大旭辉恒远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活动覆盖面,并以新院区投入使用为契机,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天津理工大学社院积极推动社会主义学院创新发展联合体建设,广泛凝聚服务师生发展的创新合力,延伸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连接线”。举办“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月成果展示暨第三届中华民族文化节、“津民一家亲·思政课‘手拉手’——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集体备课会”等活动,打造“明理同心”工作品牌,开展学校党外代表人士和统战干部“两支队伍”研修培训,选拔中青年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优秀党外知识分子开展新苗培训,拓宽政治共识教育“覆盖面”。
2025年,全市社会主义学院将认真贯彻落实第十七次全国社会主义学院院长会议精神,深耕主责主业,持续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不断提升科研水平,更好发挥统一战线智库作用;加强中华文化学院建设,做好中华文化教育、研究和对外交流;持续巩固完善全市社院“一盘棋”工作格局,巩固创新发展联合体良好的发展态势;加强党对社院工作的全面领导,着力提升办学治院水平,努力为更好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作用作出新贡献。
|